美貿易報告點名中國467次  環時質問是否想鬥爭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21/03/04 08:45

最後更新: 2021/03/04 09:19

分享:

分享:

美貿易報告點名中國467次  環時質問是否想鬥爭

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,中美貿易緊張關係未有實質緩和。美國貿易代表署(USTR)周一(1日)發布2021年的貿易談判議程年度報告書,不僅聲稱中方多種貿易行為造成不公,還對中國點名467次 。《環球時報》引述專家,質問美方此舉是否想鬥爭。

人民日報社旗下《環球時報》周三(3日)刊文指出,儘管在拜登當選之初有分析預測其對中國政策,特別是在貿易方面的敵意,可能有所緩和;但現時則傾向相信拜登政府很可能重拾前總統特朗普(Donald Trump)「換湯不換藥的強硬對抗之路」。

戴琦:磋商如沒效 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

《環球時報》並引述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警告,美國「需要想清楚,到底是要合作,還是要鬥爭」。

《環球時報》特別提到,在這份308頁報告中,「中國」被提及多達467次。報道直言,拜登政府在貿易上打算建立「一個比零敲碎打更系統性的全面戰略」,以應對中國挑戰,並在高科技領域拉攏盟友對中國施壓。

拜登把中美關係放進3籃子 但難言Reset重置

拜登「反華聯盟」曝露這弱點 或被中國逐個擊破?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據報,獲拜登提名為貿易代表的戴琦(Katherine Tai)在報告書發布的同一天表示,願意探索廣泛選項,包括雙邊磋商,以解決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做法,假如磋商沒有效果,就會「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」。

霍建國對此回應,形容中美鬥爭依然會是一場持久戰,強調這次拜登政府所公佈的貿易議程,很大程度上帶有宣示意味:

中美之間新的磨合期還沒有結束,接觸、談判的窗口依然存在。美國需要想清楚,到底是要合作,還是要鬥爭。而對於中國來說,與其同美國爭吵,不如埋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。中美矛盾的轉折點最終還是取決於誰的經濟更強、發展勢頭更猛。

復旦學者:許多國家未必跟從美制華

與此同時,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(NSCAI)周一(1日)建議國會收窄芯片(又稱晶片)製造技術的「咽喉點」,嚴格限制中國採購先進電腦芯片生產設備,防止中國半導體業未來幾年超越美國。

拜登式科技戰略曝光:不讓中國獲「領袖技術」

大師指點拜登迷津:應做一事解中美貿易死結

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對此評論說,很多國家不太可能追隨拜登政府的想法,而是會採取相對較為中立的策略來應對美國壓力:

中國的技術具有獨創性和一定程度的領先性,一些國家其實更需要與中國進行技術合作。而且,美國打壓中國有「維持領導力」的戰略利益,但對其他國家來說,與中國的戰略競爭意願並沒有那麼強烈」

文章並認為中國應「以我為主」地發展人工智能技術,同時加強在該領域與其他國家的科技合作,以應對美國的打壓。

拜登說要減少依賴中國 但華爾街卻計劃增加在華投資(第二版)

拜登口裡不說跟中國脫鉤 卻擬跟歐日聯手幹這事

責任編輯:鄧國強

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,Bookmark hket.com中國頻道

跟進【中美角力】新形勢,立即了解

讚好《香港經濟日報 hket.com》粉絲專頁
 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